2020年日语高考真题解读(下)
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
(一)
我家里三口人,丈夫、我和儿子。因为是独生子女,所以平时在家里孩子都是和大人一起玩耍,但我们不把儿子当成孩子,而是自己也变成孩子,一起认真地玩耍。儿子也感觉像是在与朋友一起认真地玩耍。竞争时我们也不故意让儿子赢,照样非常尽力玩耍,因为我们也是孩子。
即便如此,儿子偶尔也会问道:“你们喜欢我吗?”当然我们会立刻回答“喜欢”。特别是在孩子生日之类的纪念日时,我们会给孩子制造惊喜,全力向孩子传达我们真的很爱你。因此,孩子的不安就会消失,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很努力(我们很安心)。
我认为育儿是“养育孩子”也是“被孩子养育”,儿子让未成熟的我们成长为“父母”。我们通过养育儿子感受到了父母的伟大与重要,并感恩我们的父母。
(二)
现在诸多的小、初、高中都在进行“晨读”。所谓的“晨读”,即:早晨的读书运动。课前10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读自己喜欢的书,然后再开始上课。最初是在1988年千叶县的高中开始发起的。现在更多是为了培养读书的习惯或提升阅读能力。最初的考虑是,因为学生迟到或者缺席情况严重,为了让学生能够安稳地开始一天的学习而设立的。
“晨读”中学生有4准则。“每日必读”“一起读”“读喜欢的书”“只读书”。
“晨读”有很多好处。或是学生读书的速度有进步或是阅读能力有所提升等等。不仅如此,对学生的态度和心理状态也有改善。结果显示通过“晨读”学生开始减少迟到并能够顺利融入课堂,学生情绪突变冲出教室的情况也减少了。
(三)
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,日本人上网时间在持续增加。网络依赖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。
网络依赖有几种表现。长时间上社交网络的“グループ依存”是其中之一。由于依赖者心存“会不会被同伴排斥”的不安心理而频繁接触社交网络。
在日本人的生活中,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。在观念调查中,就“如何利用闲暇时间”的回答中,除了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”紧随其后就是“加深朋友家人间联系”,占到了很高的比例。
2011年发生了东日本大地震后,对于日本人来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愈加重要。由于地震发生时社交网络的信息传达非常有效的报道,在日本社交网络近几年的上网人数急剧增加。特别是年轻人沉溺其中者众多。
现在还没有防止网络依赖的有效方法。但是,通过事例说明网络依赖的危害性,在学校中介入防止网络依赖的教育是有必要的。
(四)
进入公司第四年、在我的第一个结婚纪念日当天,公司发生了一件紧急情况。情况很糟糕,公司全员也许要住在公司不能回家,而我又不能说“今天是我的结婚纪念日,让我回家”。
5点时,科长把我叫过去交给我一个信封,然后对我讲“把这个送到K公司”。K公司在我们临县,马上开车出发8点前能不能到甚至都不清楚。科长对我说“送到后直接回家就好了”,但即便送到再回家,时间也肯定至少11点了。本想说出心中的不满,但还是收起信封说道“明白了”。
我正想要看信封里的内容时,科长冰冷地对我说道“到车里再看,快去”。我不满地说道“我走了”,在同事同情的目光中我奔向了停车场。
我进到车里打开信封一看,里面有一张纸。上面写着“结婚纪念日,祝贺!今天直接回家吧”。自打入公司以来我第一次哭了。
第二年,科长为了继承家业离职了。
送别会席间,我向科长表示感谢,科长一脸貌似已经忘了的表情,似乎在说“有这样的事情?”
科长,你好吗?
北京锦途: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一号互联网金融中心C座24层;
广州锦途: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13号高德置地秋广场E座6层;
手机24小时热线:13691536048;19107648633
座机:010-62662668;020-83299355